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展现中国传统香道文化魅力
香艺师是传播和推广中国香文化的使者,承担着制作香品、鉴赏香料、示范香仪、表演香艺、交流中国香文化的重要职责。2014年12月19日,2014中国(东莞•第五届)国际沉香文化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东莞香博会”)期间,在广东省沉香协会会馆二楼,来自北京、上海、杭州、广东等地的35位香艺师,身着传统服装,在轻柔舒缓的古乐中,动作优雅地展示香艺,让现场观众亲身体验到了中国传统香道的独特魅力。
这就是名动东莞香博会的主题活动之一——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
作为全国首个大型香艺赛事,全国十大香艺师评选大赛旨在推动中国统一标准的香艺制度及行业规范,传承中国香道文化。该赛事自启动以来,受到了海内外香艺师的积极响应,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与前两届相比,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更进一步。

第三方会计师现场评分
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主要分初赛和决赛两个环节。19日下午为初赛时间,评委就入选的35位参赛选手的香文化知识(笔试)和香篆进行打分,采取加权累计积分的方式,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其他分数的平均分,分数前20名的优秀选手进入19日晚上的决赛环节。决赛初始对初赛分数进行清零,然后从辨别香材、创意香艺两个环节进行考评,考评方式与初赛一致,分数前10名的即为“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
作为此次大赛的主办方,广东省沉香协会也蛮“任性”的,继续延续上届的比赛规则,依照国际惯例,聘请第三方会计师计算评分,并在东莞公证处工作人员的监督下进行比赛,确保将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打造成为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专业赛事。

沉香界专家名家担任评委
赛制的严格公正体现了赛事的专业化和标准化,而专门邀请沉香界全国各地的专家、名家做评委,更是凸显赛事的可信度和专业性。
此次大赛,广东省沉香协会邀请14位沉香界专家、名家作为特邀评委,他们是中国沉香行业泰斗、沉香名家张晓武;中国台湾沉香收藏名家赵明明;中国著名香文化研究专家、《中国香学》作者贾天明;海南沉香产业协会会长官茂有;电白区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中国香业联合会顾问、中国香业基地双水镇领导黎伟男;中国沉香收藏名家石德义;(上海)中国沉香研究会秘书长钱国富;茂名市沉香协会会长谢福有;广东省沉香协会常务副会长戴瑜;广东省沉香协会副会长李国群;广东省沉香协会副会长巫青松;广州市沉香协会秘书长、副会长罗永坚;中国沉香名家张展茂。
14位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评委进行打分,使得赛制更趋标准化和专业化,其专业化的点评,更是让在场的观众及香艺师们醍醐灌顶,推动了全国十大香艺师大赛的发展及整个沉香文化的发展。

参赛选手够“拼”
“我是第三次做大赛的评委,此次大赛与第二届相比好很多,第一就是参赛选手的仪容仪表非常好;第二就是香品的香气很好,大家都能拿好的香品来让我们品;第三就是大家选的器具也好,有些比较自然化的器具。”从电白区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的点评中,我们也看出,此届香艺师大赛的参赛选手们,也是“蛮拼的”。
作为大赛的一个评分部分,仪容仪表不容忽视,参赛选手们对此也是极尽用心,这不,魏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服饰,在整个赛场均可看到,季节则涵盖春夏秋冬,让小编看得都是“醉了”。
香气,作为此次创意香艺环节的重要部分,占总分的30%。此次参赛选手都拿出好的香品进行比赛,其中不乏难得一见的奇楠。在器具的选择上,与以往相比也显得更加亲近自然,如海螺、贝类的等,这与香文化贴近自然、养生的理念相融合。

六个多小时的专业性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为我们展示了香的色、味的最佳品质,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了香道,展示了香席仪轨,同时,也诞生了“第三届全国十大香艺师”:梁沛霞、张帅真、蒋秋红、石桐瑄、吴娜、谢玲玲、吴悠、孙小杰、资晓叶、苏乃瑶(排名不分先后)。